欢迎您光临五金加工厂,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德国工业4.0凉凉后,中国靠5G就能成功实现工业联网吗?

作者:五金加工
文章来源:本站

  

德国工业4.0凉凉后,中国靠5G就能成功实现工业联网吗?

  

德国工业4.0凉凉后,中国靠5G就能成功实现工业联网吗?

  

德国工业4.0凉凉后,中国靠5G就能成功实现工业联网吗?

  我讲一下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分两部分:

  第一,德国工业4.0是否凉凉了?

  我的观点是德国工业4.0没有失败,更准确的说工业4.0理念和概念还是对的,但是当初的技术解决方案现在过时了。因为工业4.0的核心理念是智能制造,通过嵌入式的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把设备、产品、原材料、软件联系在一起,使得产品和不同的生产设备能够互联互通并交换命令。换句话说,未来工厂能够自行优化并控制生产过程。这个理念还是很有前瞻性的,对我们未来工业制造的发展还是有指导意义的。德国工业4.0当初的技术方案是依靠CPS(Cyber-Physical Systems,信息物理系统)系统来打造“工业物联网”。而CPS是发源于3G时期的一个全球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按照技术规划,包括CPS物联网芯片和CPS对芯片数据的操作终端。在当前5G和NB-IoT物联网技术逐渐成熟,CPS已经变得过时了。

  第二,中国能否靠5G成功实现工业联网?

  从技术上来讲,中国具备一定的条件。因为中国的华为、阿里等公司在NB-IoT物联网技术都有很多成果和技术储备,而中国制造2025也明确将工业物联网列入国家战略。但想取得成功,也有很多困难。主要的困难是中国的企业是否舍得在工业物联去投入和尝试。因为要实现工业物联,需要额外增加新的生产成本,当企业生存依然是主要问题,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又哪里来的心思,去做技术探索上的尝试。

  谢邀。关于德国工业4.0的问题不做评论。主要谈谈个人认为的我国的情况。首先现在全球的5G竞争,中国是处于第一梯队领先优势的(这个全球很多权威机构都有报告),就5G而言它的概念是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5G本身是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各国现在这么重视5G实际上不仅仅在于5G本身,而在于5G可能带来的社会巨大变革,它将成为新一代工业互联网革命的基础。中国目前在这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结合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巨大的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海量的数据,近些年中国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因此中国领先的5G技术结合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必将突破传统工业的瓶颈取得工业互联的成功。个人浅见,打字不易,加个关注点个赞,欢迎讨论。

  事实上早在2022年3月,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国立卫生研究院,就曾收录了一篇关于CPS系统综合论述的学术文献,在这篇被无数引用的专业技术文献上,文献作者就直接用模型论证了CPS系统在数据冲突和技术搭建上不可行性。

  而在我们与腾讯合作的另一篇《5G时代,谁将会是物联网芯片的最大赢家》的文章中,5G生态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

  与CPS将5C全部集成的做法不同,5G生态的物联网承载了链接功能,云计算则承载了转换和网络功能,最后的人工智能承载了认知和配置功能,且三个技术方向自成产业的同时,又通过5G技术相互贴合。

  这让智慧型物联网的落地,比起CPS技术要精简和方便许多。

  而基于这两种技术的差异性,目前众巨头押注的物联网芯片技术,不是CPS芯片,而是在2022年由华为、高通和爱立信主导的NB-IoT芯片方案。所以,从技术角度而言,能够融入5G网络的NB-IoT芯片方案盛行本身,已经将CPS系统的未来打入冷宫。

  从成本角度考虑,尽管NB-IoT物联网方案整体投入并不比CPS更少,但因为NB-IoT设备未来会并入全球电信运营商的5G网络,这让电信运营商直接成为了NB-IoT的物联网方案的推动者。

  所以,和CPS方案则需要企业单独投资、独立组网相比,不仅硬件建设电信运营商帮工业企业出大头,就连与之配套的云计算服务也有科技巨头帮忙建设。

  其中,随着NB-IoT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建设NB-IoT物联网硬件的价格也将逐渐降低。这让5G生态建设后期的制造业企业,可以在未来零成本使用5G生态带来的工业物联网技术。

  而这种对比背后,对于广大企业而言,两者“工业物联网方案”的孰优孰劣,一眼便知。

  5G下的工业物联网

  在现在的工业体系中,因为我们不能明确具体物料数量,以及无法确定物料生产中的误差范围,所以很多时候的“仓储浪费”、“时间浪费”以及“人力浪费”,往往只因为少生产了一个螺丝或一个无关紧要的零件。

  当5G时代的物联网系统,将现有工业体系中诸多“一个螺丝”的误差问题,通过物联网系统解决掉。

  当所有的工厂机器设备都因工业云服务的调配而形成利润共享的工业联盟,可预见的一个事实是:我们网上2小时前下达的产品订单,可以在工厂用半小时生产,再用1小时送达。

  那时的京东产品页面,打出的标签不再是“当日达”,而是“当日即产即达”。

  除了快,因为物流、仓储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你买到的非奢侈类物品还将获得更好品质和更低价格。

  而随着工厂界限的被打破,所有工厂的机器都并入一个物联网体系,未来的工业产品将走向模块化。

  比如,所有消费者下单前的复杂型电子产品,先在主工厂完成了60%的组装 ,剩余的40%工作,将会在你下单后距离你最近的标准化工厂进行完成。

  这样,即便最后物料有所剩余,也能在下一代的产品更新中将既有60%可用的部件,进行灵活组合。

  而这种组合背后,对我们消费者的感受便是:

  你买的到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定制品将无限增多。诸如在你体重上升时,你买到食物会提前减少糖分含量,买到的新餐具,提前缩减了食物承载体积。

  而买到的红黑色衣服,提前调配了你喜欢的蓝黑和丹红,当所有的一切都以消费者的个人喜好为中心,企业、社会和经济组织的方式都将改写。

  只是,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当工业的“物联网体系”进化至此:企业主的投资将变成“工业物联网”联盟的股份参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将从工人管理,转向数据开发管理。那时,做企业最值钱的可抵押财产不是硬件,而是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为了调和这种矛盾,CPS系统曾对加入“工业物联网”的企业,设置了投票系统;而5G时代下,这种数据所有权的处理正在随着工业云的进化,向着分布式数据中心进行演进。

  中国向德国工业4.0的取经之路

  2022年4月,在一切工业变局都看似与我们无关的当下,尽管德国在梭哈CPS技术的“工业4.0”上遇到了阻碍,中国也可以通过5G普及来实现“工业物联网”。

  但与德国在工业4.0上这场运动相比,中国的企业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财务模型,至今仍有很多“非工业物联网上的改进空间”值得向德国企业看齐。

  比如,中国的很多企业至今连基础的“企业资源计划ERP“都还未曾使用,即便有了EPR,又不知多少企业是在为了EPR而EPR。

  这让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处于一种私人离线模式,各个企业不仅缺乏可以让数据互联的标准化,随着地区文化差异的增加,企业在管理模式和应对信息化的差异程度上也在增加。

  而这种个体的落后,也许会在5G时代的风暴裹挟中得到标准化上的提升,但技术只能拯救技术,却无法优化每个处在时代前沿的企业核心——人。

  所以,国内企业在管理知识和企业经营人才上的空缺,应是远比“工业物联网”更值得向德国学习的重心。

  反观德国的工业4.0计划,与其冷眼旁观的用“搁置”下个定论,不若说:“有钱任性,有技术任性、有人才任性,才是德国敢于在工业世界步步为先的入底气所在。”

  而这些,除了当下的臆想外,我们何时又能有机会去进行前沿技术的跟进呢?((腾讯科技 五矩 石头))

  资源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告知

  1/2/3/4/5g都是移动通信,主要是针对移动环境下的网络通信。

  工业设备都是安放在固定地点,就算要上网直接光纤或者网线联网就行了,速率远比5g快,时延远比5g小,成本远比5g低,通信稳定性也远比5g高,为什么要用5g?

  就算是偏远山沟沟里边工业设备没有地面网基础设施,一定要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联网,那么3/4g也完全可以了,因为工业设备的远程智能操控和诊断等不需要大带宽,为什么一定要用5g?

  这年头,不管合适不合适,不管相关不相关,什么东西都要往5级上扯,就如同前两年什么东西都要往区块链上扯一样,每一个时尚热点在无脑专家和脑残民众脑子里都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真是非常多可笑。

  前两天还看到东方卫视著名的财经节目《头脑风暴》里某个专家在那儿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上海的专家可以通过5g远程操控在北京某医院的机器人进行手术,5g的低时延使得医生手一动机器人就马上动作,手一停机器人就及时停……

  且不说要多大的脑洞才能想出这么搞笑的5g应用场景,单单从技术实现上来说,我估计丫真以为这远程控制信号是靠着5g基站一路接力1300公里从上海传到北京去的……真是对移动通讯系统的基本常识都没有。

  而且,5g的低时延是相对于4G和3G来说的,跟固网通讯根本没法比。类似于远程手术这类的应用场景,直接光纤或者网线连到设备,无论是通信的速率,抗干扰能力,时延和成本都远远优于移动通信,为嘛要用5g?手术进行到一半,突然5g的空中信道受到一阵干扰,导致信号中断,病人是不是就歇菜在手术台上了?

  今天又看到个知名大v项立刚的视频把5g扯到智能马桶上……

  唉,一个个毫无移动通信的基本常识,就在那儿胡说八道。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五金加工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