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五金加工厂,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印度近期同时与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发生冲突,没考虑后果吗?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充电器通用吗?

作者:五金加工
文章来源:本站

  俗话说“谋而后动”,莫迪不可能不考虑后果。首先,莫迪研判的结果是:不可能“打大仗”。那样的话,莫迪就会无所顾忌了!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印度有了核武器后的“膨胀”。其次,小规模冲突有利于调动印度民众的情绪,有利于转移内部矛盾和印度民众的视线,自然有利于莫迪的执政。再者,这三个国家都与印度有历史渊源及领土争议,具备了操作的基础。

  印度与这三个国家的边境摩擦由来已久,但像这次这样“集中爆发”的现象却是“少之又少”。所以,令人纳闷。6月13日,印度军队与尼泊尔军队在双方有争议的卡拉帕尼等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肢体冲突”,并伴随着枪声。6月15晚,印度边防部队无视双方达成的缓和局势的协议,在加勒万河谷越境偷袭,引发大规模的“肢体接触”。6月16日,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冲突再起,并互相开炮。也就是说,印度人“四天打了三仗”。

  从“四天三战”来看,印度似乎很“牛”。但是,从战果来看,“莫迪老仙,法力无边”不灵了!在与尼泊尔的冲突中,一死多伤,还被尼泊尔军人开枪下了“一大跳”。在与巴基斯坦的炮火互击中,印度方面“一死两伤”。在加勒万河谷的“肉搏”中,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多人伤亡。既然总是“吃亏”,那么,莫迪为什么还要挑起事端自取其辱呢?首先,我们从印度的自身说起。

  从历史来说,印度也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印度是个世界文明古国,但它却在相当长的时期成为了别人的殖民地。从而导致了文明的衰退和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成为现代国家的机会。再加之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等先天条件不佳,导致独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在贫困中挣扎。

  种族歧视是印度的一个根深蒂固问题,尽管在法律上早已废除了,但在现实社会中,等级制度仍然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严重束缚了生产力解放,阻碍了人们创造力的激发。再加上人口多,底子薄,使印度的经济发展一直不能尽如人意。直到2003年后,印度才迈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释放,自2003年后,印度迎来了一拨经济高速发展期。特别是莫迪将他在古吉拉特邦的“重视贸易,重视引资,重视软环境建设”的经验移植到国家治理层面后,印度更是加快了与国际社会融合的进程,到1999年底时,印度的GDP已经成功的超越了法英两国,成为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茶童出身的莫迪很有野心。当然,也不缺乏“智慧”。可是,当一个人野心太大时,难免就会失了“心智”,会做出一些荒唐之举。莫迪的野心就是要将印度打造成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可是,如果想实现这个“目标”,那就必须确保自己能够长期担任印度的领导人。所以,经济指标和民意便成为了莫迪追求的两大目标。可是,由于受到世界经济普遍下滑的影响,印度去年的GDP增长率只有5.8%,远远低于近二十年来的7%这个平均值,令莫迪在国内很没有面子。然而,随着2022年的到来。莫迪却又受到了更大的打击。

  202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了整个世界。印度自然也是没能置身事外。在经历一段相对平和期后,终于还是爆发了!截止6月18日15时,印度的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达到367264例,死亡12262例。这还是在核酸检测极不充分下的数字。可以想象,如果大面积检测的话,也许数字更惊人。可是,即便如此,也给印度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毕竟,印度的实力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尽管美国的新冠状肺炎确诊病例已经突破200万例,死亡病例也早已超过10万例。但是,美国毕竟家大业大,医疗资源也非常丰富,所以,美国还能撑得住。然而,印度显然就“难以招架”了。

  对于印度来说,最可怕的不仅仅是疫情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还有庞大的失业队伍。由于种姓制度的历史痼疾,导致印度的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所以,印度的贫民窟众多,一旦经济滑坡和失业加剧,不仅会有众多人“饿肚子”,更有社会矛盾的撕裂及民族矛盾的激化。印度本来就是个多宗教国家,民族间的冲突时有爆发。所以,如果疫情再继续蔓延的话,很可能会引爆内乱。所以,为了转移这些国内矛盾,也为了转移印度民众的视线。莫迪想到了“应该”在对外关系中做点多么。正因为此,印度与周边邻居的摩擦突然增多和集中爆发了!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矛盾和边境冲突源于印巴分治时英国留下的“祸患”。1947年6月,在英国撤出印度大陆前,其英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制定了一个分治方案,将印度分成了两个“自治领”,然而,蒙巴顿方案中却并没有将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确定。这也直接导致了三次印巴战争的爆发,及无数次的边境冲突。直到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仍然经常爆发武装冲突。本月16日,印度借口两名外交官的失踪,在克什米尔又一次挑起了双方的武装冲突。

  英国在1814年侵占了尼泊尔,并强行将尼泊尔的卡拉帕尼,里普列克及林比亚杜拉这三个地方划归了印度。2008年,沙阿王朝在尼泊尔的统治彻底结束,尼共(毛主义及联合)等左翼政党执政后,尼泊尔与印度也就有了疏远的趋势。因为担心尼泊尔政府会声索领土主权,所以,莫迪拟定了“木已成舟”的策略,在其实际控制的卡拉帕内,里普列克,林比亚杜拉这三个地区“大兴土木”,建造了公路等基础设施,意在事实“蚕食”尼泊尔,将这片土地“合法化”。这显然激怒了尼泊尔政府和人民。于是,尼泊尔议会在5月13日通过了尼泊尔“新地图”。等于是在法理上收回了这355平方公里的领土。在南亚地区称王称霸惯了的印度也采取了实际行动,向这三个争议地区派出了军队。而尼泊尔显然不能任由印度这样的“霸道”行为得逞。于是也向该地区派出了军队。6月13日,“冲突”爆发了。

  拉达克地区的领土争端问题也是英国制造的,一道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将本属于北方邻国的合法领土居然划归了印度。而印度呢?明知不是自己的领土,却还偏偏要“强占”。所以,边境地区的摩擦也就产生了,甚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爆发过战争。可是,印度却不接受历史教训,每逢国际局势有变化,或者印度国内的矛盾需要转移,需要调动印度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时候,印度总会在这些争议地区制造摩擦。所以,在印度国内疫情失控,国际局势出现变化的当下,莫迪又开始“兴风作浪”,并制造了加勒万河谷的“越境偷袭”事件。不过,由于军队素质低下,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从结果来看,很显然,在这三场冲突和对峙中,印度均没有“占到便宜”。可是,即便如此,印度却仍然没有悔意,仍然不断的在边境地区制造“事端”。因此,有网友问:难道莫迪就没有考虑后果?其实,以莫迪的“脑袋瓜子”,显然不可能不考虑后果。但是,由于国内矛盾的转移需要,以及莫迪认为目前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印度,再加之印度也有了核武器,他断定“摩擦”不会升级为大规模战争,所以,也就似乎无所顾忌了。不过,莫迪的“投机取巧”也有可能会害了印度。因为,如果印度屡屡突破底线,特别是忽视邻国维护领土主权决心的话,印度难免会有“自食其果”的时候。

  这个问题让莫迪哭出了声:

  谁说没有考虑后果?从印度几十年来“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尿性来看,印度非但考虑了,而且考虑得十分周到全面。

  根据印度的设想,在有声有色的超级大国面前,无论我们、巴基斯坦还是尼泊尔都只有噤若寒蝉和打不还手的份。所以印度也自信满满地做出了“印度能打2.5线战争”的结论,也就是在压制国内矛盾的同时,还能一个打两个,对我们和巴基斯坦左右开弓。

  但谁能想到,一向“人畜无害”的尼泊尔会突然“造反”,更要命的是我们和巴基斯坦也一点儿也没有惯着印度,这就让印度陷入了深深的不爽:你们超纲!你们开挂!你们在侮辱印度的能力和智商!

  但印度的不爽似乎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所谓的愤怒是靠实力支撑的,没有实力的愤怒一文不值。如果没有实力,别说愤怒的后果了,可能连愤怒的资格都没有。而当前的印度明显有愤怒的资格,但却没有愤怒的后果。

  不过莫迪政府似乎顾不了那些,在躁动不安的气氛里,莫迪政府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地在周边上蹿下跳,誓要活成人厌狗嫌的狗不理。

  那么,为何莫迪如此着急,甚至不考虑后果都要如此“努力”呢?在静夜史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印度有雄心壮志

  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开国总理尼赫鲁为印度定下的小目标就是要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而后经过一系列传承和发扬,印度终于走上了“有声有色的超级大国”的不归路。

  虽说“理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问题是印度的理想明显有点大,大到了扯着蛋的地步。毕竟印度的目标是有声有色的超级大国,但尴尬的是当前的印度却连南亚都出不去。

  虽然英国殖民者结束了印度一盘散沙的情况,但却用印巴分治给印度强行匹配了巴基斯坦这个冤家,而虽然巴基斯坦各个方面都不如印度,但却牢牢地控制着克什米尔一部分,并配合北方邻居将印度牢牢锁在了南亚次大陆。

  所以印度要奋起,对于印度而言,打巴基斯坦可以冲出南亚,打北方邻居可以夺取水源,打尼泊尔可以扩张土地。所以印度有困难晚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2、印度有睚眦必报

  印度虽然有很多豪言壮语,但最著名的那句莫过于“我们已经不是62年的印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野心勃勃的印度在1962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惨败。在这场“侵略战打成首都保卫战而后又打成民族存亡之战”的战争中,印度用一溃千里的壮观景象,告诉了全世界:我真的就是外强中干。

  因为这场4万人击败17万大军的战争将印度彻底踹下了第三世界领袖的宝座,打断了印度的脊梁。所以为了报这一脚之仇,印度开始了50多年的卧薪尝胆,并时刻以62年的不堪记忆激励自己。

  可惜,白象再好也成不了康师傅,且不说印度几十年如一日的欠揍尿性,以及万国牌武器加起来可绕地球三圈的壮观场景,单是我们在62年战争结束后全面占领边界制高点的布局,就足以让印度不能呼吸。

  所以,印度的表现甚至进攻,本质上就是一种求生。

  3、印度有萧墙之危

  作为得国太易的国家,因为从未经历过惨烈的革命或战争,印度上不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下不能将统治力贯彻到底层的各个角落,中不能废除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

  建国70多年来,印度除无法建立大国崛起必备的工业体系,更无法解决印度自殖民时代以来的一系列社会危机,尤其是宗教矛盾。

  所以在始终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印度历届政府最喜欢的就是通过对外挑衅的方式转移国内矛盾。

  再加上印度对被殖民历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英国殖民者卷铺盖滚蛋后时刻以英属印度继承者自居,所以印度的对外扩张不仅能够转移国内矛盾,更能强化所谓的民族精神。

  4、印度有“得道多助”

  虽然印度整体与外强中干,战斗力更是一塌糊涂,但印度有令几乎所有国家都望尘莫及的国际环境。

  自1947年独立建国以来,印度就始终是苏联及美国的座上宾。因为印度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所以需要疯狂购买美苏等国的军火装备支撑自己的野心;再加上印度有一定的体量,适合做牵制我们的棋子,所以美苏等大国对印度可谓有求必应。

  而美苏对印度的礼遇,更多的是对印度的利用,尤其是军火交易方面,印度俨然成为国际驰名的冤大头,武器贩子的官方指定战略合作伙伴。

  但印度很明显没有从美苏争相吹捧的彩虹屁中走出来,毕竟在62年被打得哭爹喊娘时,美国总统肯尼迪确实派出了航母舰队到孟加拉湾为印度摇旗呐喊,所以印度一厢情愿地认为,关键时刻美俄必定会为印度两肋插刀。

  毕竟一旦开战,印度必将需要更多的武器,在这大赚一笔的机遇面前,即便违心,美俄也会帮助印度的,所以印度必然信心倍增。

  不过,能吹和能打从来都是两码事,如果印度继续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而后铤而走险,等待印度的必将是比62年更惨烈的结局,届时印度就该高喊“我们不是2022年的印度”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印度其实并没打算同时与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三国发生冲突。印度的本意无非不过想在加勒万河谷搞点事而已,然而印度低估了中国在捍卫领土主权完整上的决心,也没想到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会介入进来。造成现在这样的局面对印度多少有些出乎意料,然而如今这种局面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必然性的:追根溯源恰恰正是印度一直奉行的扩张主义国策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尽管印度对目前的局面多少有些感觉出乎意料,但这完全是印度咎由自取的结果。

  印度是一个有大国情结的国家。作为印度独立后的开国总理的尼赫鲁早在印度独立之前就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对印度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的地位进行了明确而清晰的界定:“印度以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是不能吸引我的,我也不相信任何中间地位是可能的”。在尼赫鲁的设想中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大国,而继美、苏之后能真正登顶世界强国的只有中国和印度。

  尼赫鲁由此为印度制定了一个宏大的目标: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级大国。印度独立之时世界正处于美、苏冷战的格局之下,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列强构筑的殖民体系自二战结束后就日渐坍塌,在广大的亚非拉地区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国家。这些新兴国家出于维护本国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愿卷入到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决之中,于是强调独立自主的不结盟运动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这一时期印度顺应了广大新兴国家的不结盟意愿以反殖民反霸权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的,随即迅速得到印度、缅甸等国的共同倡导。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提出了”不结盟“一词,在这次演说中尼赫鲁将一年前中国总理周恩来为处理中印两国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结盟的基础。1956年7月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发表共同宣言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

  四年后的第15届联合国大会上这三位领袖又与印尼总统苏加诺和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在纽约会晤磋商建立美苏之外的第三股政治势力。1961年9月在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终于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25个国家的首脑参与了会议并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

  这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度的尼赫鲁与埃及的纳赛尔、南斯拉夫的铁托并称国际不结盟运动中的“三剑客”。印度通过参与不结盟运动顺应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发展潮流。由此迎合了当时国际上普遍存在的独立自主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极大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广大的第三世界树立起极高的威望。以世界级大国自居的印度并不愿过度亲近任何一个大国,而是试图以灵活的外交政策在大国博弈格局中坐收渔利。

  印度因此得以避免卷入美苏之间的两极对抗,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印度得天独厚的地缘战略优势使其得以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左右逢源。冷战时期印度同时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保持着密切联系。时至今日印度仍同时与美、俄保持着密切的外交关系:如今印度几乎已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遏制战略对手的一个“准盟友”,与此同时印度每年也会从俄罗斯大量进口武器。能同时和美、俄这两个互为战略对手的大国保持密切关系的似乎在全世界也就只有印度。

  然而在世界上以反殖民反霸权形象示人、号召不结盟的印度却堂而皇之继承了英国在南亚的殖民遗产,同时积极谋求在印度洋地区的霸主地位。印度坚持维系与尼泊尔、锡金、不丹三个位于中印边境喜马拉雅山麓的内陆小国的特殊关系;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大打出手;要求继承英国殖民者非法划定的麦克马洪线;甚至还试图在西藏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从1955年开始印度要求葡萄牙交还位于印度半岛西海岸的果阿地区,但遭到了葡萄牙方面的拒绝。

  1961年底印度调集3万军队击溃了驻守果阿地区的葡萄牙军队,在经过48小时的激战后成功收复了果阿。果阿战争的胜利使印度信心大增,于是在第二年印度又在中印边境制造事端。尽管遭受打击后的印度暂时有所收敛,却并没放弃独霸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野心。1971年印度利用巴基斯坦国内矛盾策动东巴基斯坦地区独立,由此引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战后东巴基斯坦地区成为了独立的孟加拉国,印度由此完成了肢解战略对手巴基斯坦的目标。

  1974年印度成功在拉贾斯坦邦的博克拉进行了代号为“微笑的佛祖”的核试验,由此成为继美、苏、英、法、中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后全世界第六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75年印度又吞并了锡金,与此同时印度仍保留着对尼泊尔和不丹内政外交的指导权,从1983年9月起印度又插手了斯里兰卡内战。迄今为止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的新领导人上任首站必然是印度。印度这种咄咄逼人的扩张主义国策使其与几乎所有邻国均存在一定的领土争端和边境冲突。

  如今印度正处于多事之秋:印度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累计超过34万,死亡人数也已超过1万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巴西、俄罗斯的累计确诊病例数量全球第四多的国家。印度贫富差距悬殊、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孟买的塔拉维贫民窟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内居住着超过100万人。如此密集的人口集中分布使自我隔离完全成为一句空话。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实际上已使印度走到像美国一样的危险边缘:一方面是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印度经济也不可避免受到疫情的冲击。

  现在印度人也和美国人一样在疫情的冲击下面临着极为现实的生计问题,所以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其实是一直在积压的。在这种形势下莫迪政府急需转移民众的注意力,所以就想着在加勒万河谷搞点事出来。事实上自从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之后印度一直在边境上小动作不断,尤其是当印度国内出现危机时往往喜欢在边境问题上做文章以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3年前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

  由此可见在边境问题上生事几乎成为印度方面一种常态化的习惯。不过印度在边境问题上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走钢丝:既时不时要挑衅一下,又不愿导致事态扩大化。1962年边境战争给印度的教训太深刻了,所以印度每次挑衅之后总是尽快争取使事件在小范围内得以解决。从今年5月上旬起印方就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执勤。事发后中方与印方进行了接触沟通并尽最大可能避免使事态激化。

  然而6月15日晚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引发双方激烈肢体冲突,由此造成人员伤亡。这是印度方面率先“伤害”了中印和平与友谊,严重违反了早前中印商谈的关于边境问题的协定。印度方面一开始也许只是一如既往像以前一样想在边境问题上挑衅一下,然而这次挑衅却造成了45年来中印边界首次发生致命冲突。印度方面显然低估了中国捍卫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中国不愿事态扩大化,但如果事情来了也绝不会怕。

  如果说低估了中国捍卫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是印度的第一个误判,那么印度的第二个误判就是忽略了其他邻国介入进来的可能性。印度不是只和中国存在领土争端,而是和几乎所有邻国都存在领土争端。巴基斯坦是印度的老对手: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两国先后爆发了三次战争。1971年12月17日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后两国之间达成的只是停火协议,而不是和平协议。也就是说在法律层面上印巴之间至今仍处于战争状态。尽管1971年12月17日之后两国没再爆发大规模战争,但边境冲突却从未停止。

  2022年7月31日印度安全部队违反停火协议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尼勒姆山谷下游的卡塔乔加栗村进行持续炮击,造成村里一名小男孩及其母亲丧生,另有11人受伤。由此可见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境矛盾是一种长年累月的结构性矛盾,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化解的。这次中印边境冲突和印巴边境冲突同时发生是印度的扩张国策导致与邻国的结构性矛盾爆发的表现。可以说中印边境冲突和印巴边境冲突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结构性问题,这次真正令人意外的是尼泊尔的介入。

  尼泊尔作为位于中印边境喜马拉雅山麓的山地小国在东、南、西三个方向被印度所包围,体量庞大的印度在军事上占据着绝对优势。与此同时尼泊尔的进出口严重依赖印度的通道与港口,印度还通过插手尼泊尔国内的政党竞选以干预尼泊尔内政。尼泊尔被印度压制不是一天两天了,然而这次尼泊尔终于感觉到忍无可忍了。2022年11月印度内政部公布的地图囊括了尼泊尔认为属于本国领土的卡拉帕尼等地,由此引发了尼泊尔各界的强烈抗议。

  

印度近期同时与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发生冲突,没考虑后果吗?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充电器通用吗?

  2022年5月8日印度国防部长拉吉纳特·辛格宣布印度修通了一条长80公里的里普列克公路。这条公路将穿过双方存在争议的利普列克地区,这就相当于明确告知尼泊尔:印度已牢牢控制着争议地区,绝不会再归还尼泊尔。毫无疑问这当然令尼泊尔无法忍受。6月15日《印度时报》报道:近日尼泊尔出动大量军队侵占了印度达科特、锡安库、布拉汉德奥、卡特巴嘎德等13个地区共355平方公里的领土。随后尼泊尔方面建立了15个哨所,全部部署武装部队严阵以待,防止印度军队反扑。

  尼泊尔素来有全民皆兵的尚武传统。即使是全盛时期的大英帝国也未能彻底征服这个国家。事实上尼泊尔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远远强于松松垮垮的印度部队。然而现在毕竟不是冷兵器时代:印度军队的战斗力尽管不敢恭维,然而人家毕竟在规模、武器装备、后勤补给能力上均占据着绝对优势,就算十个打一个也够尼泊尔吃不消的。单兵作战能力再强到底不能弥补综合国力上的差距。尼泊尔也知道自己单挑印度胜算不大,所以选择印度与中、巴同时爆发边境冲突时出兵可以说是一个适当的时机。

  同时打赢2.5线战争,本来就是印度多年来对军队的设计和要求,今天要趁机试火一下,并不使人觉得有什么奇怪,唯恐错过了机会。

  长期以南亚霸主自居,本来就觉得自己莫大的块头,特别自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打造了20万山地部队,洋枪洋炮买了不少,如今手中坦克飞机一水的洋捞,国际军事年年排名,被奉不是第三就是第四,更有了迷之一般自信,自信爆棚,哪里还顾得什么后果?

  被骄傲充昏的头脑,盲人瞎马夜半临渊浑然不知,自恃摩托神功早已练就,瑜伽绝技在身,还服得了哪一个?

  印度周边的邻居们,真心爱他非容易,自他建国到现在,焉有片刻时闲。把1947年建国以来的历史简单理一理,吞锡金,控不丹,战火从来不断,如英国媒体所说,印度的邻居大多活得够痛苦。

  与多国都有领土争端,自以为占了就是占了,贪婪从没有中止。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以为更有了成为世界大国的雄心,看他买来的堆积如山的武器,看他与域外霸权国家的关系,看他在国际上被夸成了一朵奇花,即可知道,印度不会消停,要将侵略扩张的政策继续。

  崇尚印度教的人民党当政,对外号为强硬也多年,莫迪治下的印度,究竟有多强硬,同时与中巴尼三国交恶,即为明证,一个盲目自大和骄傲的印度,值得引起世人警惕和对待。

  如果此番骚操作,不被怼回去,未来这只疯狂的大象,即会弄出更大的动静,摆开更大的阵势。

  印度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国度,而他最近却犯了一个兵家大忌,众所周知,两线作战就已经是兵法上的下策,而印度这个老兄 却在此时与三个国家交手,显然是不明智的做法,那么,难道印度真的没有考虑后果吗?

  笔者认为,印度莫迪政府并没有犯傻,相反,莫迪可是转移注意力,甩锅责任的鼻祖,特朗普还得向他学习三分呢,也就是说,莫迪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疫情失控的矛盾,所以才选择同时与三个国家交手,其目的就是转移国内舆论视线,要知道,印度国内的矛盾目前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毕竟,印度的疫情显然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截至到目前为止,印度已累计确诊病例,达到359,398例,新增确诊病例为10,103例,累计死亡人数12,028人。由此可见,从印度疫情的这一数据来看,其国内的疫情显然处在大规模爆发期,更为糟糕的是,随着疫情大规模的爆发,印度国内的经济也早已陷入瘫痪,印度的底层民众对其政府的反对声浪正在持续加大。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莫迪自然要使用它的特殊技能,那就是转移矛盾,之前,印度国内只要一遇到矛盾,莫迪政府就会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这也让巴铁兄弟多次成为印度甩锅的对象,而现如今,由于印度国内的矛盾过大,莫迪政府如果只把矛头转向巴基斯坦,显然已经无法平息国内的矛盾,所以 ,莫迪只好选择同时与三个国家交手,以此来转移国内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莫迪政府当前与三个国家同时发生摩擦,但是,莫迪政府可不是真想与这三个国家同时开战,也就是说,莫迪政府只是想搞一搞摩擦而已,并不是真想把事情搞大,与这三个国家拉开阵势干一场。说到底,印度目前还没有同时打赢三场战争的能力,别说印度没有,就连美国这个世界超级大国恐怕也没有这样的能耐。

  从这个角度来看,莫迪政府当前只想转移国内的注意力,又不想让局势彻底失控,所以,印度并不会与这三个国家真的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由此可以看出,印度同时与三国发生摩擦,显然是有周密考虑的,并不是没有考虑后果,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转移国内视线,而不是真正打一场三线战争。

  关注小柳聊聊兵 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两线作战就已经是兵家大忌,何况同时与三个国家交手,印度没有能力一劳永逸解决领土争端,莫迪也只想通过战争转移国内注意力,但是印度进不能在领土争端中获胜,退不能战胜新冠肺炎,莫迪正在带领印度走上绝路。

  印度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十分严重了,患者数量高达35万人,死亡1.2万人,而且新增超过2万人,患者总数位居世界第四,印度疫情已经失控。

  印度人口密集,而且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尤其是贫民窟,是疫情最危险的区域,孟买有全印度最大的贫民窟塔拉维贫民窟,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内,居住超过100万人,人与人密切接触,导致疫情迅速扩散,而且贫民窟严重缺乏口罩、消毒水,很难遏制疫情扩散。

  印度政府很难控制疫情扩散,恐怕最终不得不走上群体免疫的路上,患者数量的持续增加,民众对于政府的不满情绪也在日益增长,所以莫迪急需转移注意力,而战争是最好的手段。

  印度同时向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三个国家挑衅,结果是遭到强硬反击,印度军队数十人死亡,明显吃了亏,但是印度却没有采取进一步措施,将战争规模扩大,因为莫迪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既想转移国内注意力,又不想使局势失控。

  印度不会发动全面战争,因为即使是面对实力弱小的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印度恐怕也无法占据上风。

  莫迪此时挑起战争,会让印度的国际形象被严重破坏,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出口国,印度如果没有足够的口罩,疫情会变得更加危险,莫迪已经把印度的后路断绝。

  莫迪有成为第二个特朗普的潜质,但是印度却没有美国的实力,经不起莫迪的折腾!

  印度最近看上去确实是有些嚣张,同时和周边的邻国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发生了边境冲突。

  与中国的边境冲突其实并不意外。这些年来,印度在与中国的边境问题上一直在不断的制造事端。就在不久之前的5月29日,印度刚在班公湖地区与中国发生了边境冲突,印度方面也有人受伤。我方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将一些负伤人员收容救治了。所以,那次印度虽然有人受伤,但却并未造成人员死亡。

  这次的情况就没有上次那么好了。印度方面私自越过双方军长级会谈已经确定的实际控制线,企图阻挠我方在当地施工,并且对我方未及撤退而落单的工人施加了暴力。虽然我方至今未公布实际伤亡情况,但有人员受伤应该是可以确定的。印方自己则有3人当场死亡,逃跑过程中有17人受伤,这次因为是在夜间,情况不明,对方又跑回了实际控制线的印方一边,所以我方没有第一时间收治,导致这十七人死亡。

  按照印度公布的数据,除了已经死亡的这二十人之后,还有三十多人被中方俘虏。这应该是指在冲突中受伤,未能来得及跟随印军一起逃走的印方军事人员,随后我方同样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对这些没有能逃走的印方人员进行了救治。他们其实应该庆幸,如果逃走了,也许结果会和死亡的17人遭到同样的命运。

  在与尼泊尔的边境,印度也发生了冲突。而且,剧情有些类似中国与印度的边境冲突。印方在双方存在争议的地区修筑公路,引起尼泊尔的强烈抗议。尼泊尔政府总理奥利随后宣布印方这一行为为侵略,并立即派兵进驻了边境地区的十五个军事哨所。而在这之前,这些哨所尼泊尔是没有驻扎军队的。

  在事件发生之后,中方的态度始终是比较克制的,既没有大肆声张,也没有采取任何进一步的报复性行动。6月1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印度外交部长通电话,严厉谴责了印方的挑衅行为,并要求印方严惩肇事者,警告印方不要制造事端,扩大事态。中方释放出的善意是明确的,但印方却似乎并没有吸取任何教训,仍然企图进一步挑衅。

  印度总理莫迪不仅丝毫没有就坡下驴的意思,反而大肆叫嚣,印度士兵绝对不会白死。这显然意味着,莫迪并不打算就此善罢甘休,还要采取进一步的报复行动。有消息称,莫迪已经授予前线士兵在必要的情况下开枪的权利,同时还紧急从孟买往事发地加勒万河谷地区送了500套防爆服。看上去莫迪似乎真的并不打算息事宁人。

  这并不奇怪,作为一个民粹主义政府,在这种容易刺激民族感情的问题上,莫迪其实并没有什么退路。虽然嘴上如此强硬,但他未必真的会采取更进一步的报复行动。即便是打算采取更加强硬的报复行动,中印边境也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中方目前还比较克制,但这不意味着中方的耐心是没有限度的。

  此前中国已经播放了在雪域高原地区进行军事训练的画面,武器是比较齐全的,如果印方胆敢开第一枪,他们应该很清楚结果会是什么。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后,中方采取了反击行动,对印度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这些年来虽然印度嘴上一直叫嚣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但中国同样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了。

  此前,印度与巴基斯坦曾经多次发生边境冲突,也是在距离此次中印边境冲突事发地不远的克什米尔地区,这是中印巴三方都存在主权争议的地区,每次印度都会对巴基斯坦采取报复行动,最后一般也都是巴基斯坦息事宁人。在与尼泊尔的边境地区,印度同样有可能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也不会过分担心尼泊尔会怎么报复。

  多条战线发生冲突,印度真的是还嫌不够乱。

  他们本国的骚乱尚未解决。现在又出现了这些问题,印度可以说是四面楚歌。

  他们怎么考虑后果,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在这个时候,印度的领导人谋求连任,当然要搞一些事端来,企图转移民众的视线,好让他们一致对外。

  现在似乎起到了一些效果,有不少市民开始抵制我们的制造了。

  其实,这是目光短浅,他们和我们及巴基斯坦、尼泊尔搞冲突,最终受害的是他们。

  综合各方面的实力,印度和我们是无法比的。印度受到一些国家的蛊惑,以为他们是老大了!其实他们除了人数还行,其他哪一样可以出手?

  他们就是大不量力了,跟我们玩,简直就是螳螂挡臂。

  所以我们还是劝印度好自为之,尽早结束冲突才是上策。

  我们是热爱和平的人,但我们不会怕事,试图想从我们身上涝点东西,那是妄想!妄想

  之前网上一直流传有一个段子,说:中国人看不起日本人,日本人看不起美国人,美国人看不起印度人,印度人看不起所有人。

  

印度近期同时与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发生冲突,没考虑后果吗?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充电器通用吗?

  其实调侃的就是印度自认为天下无敌,谁都不服的一个心态,当然,我们也都知道,印度确实在实际行动上也是盲目自大。

  所以,现在印度同时与中、巴、尼发生冲突,其实也就见怪不怪了。当然,这三件事的严重程度还是不同的。

  首先,就我们和印度方面的冲突来说,应该是这三起事件中影响最小的,甚至都不能更另外两个放在一起讨论。

  因为,我们跟印度之间的冲突就是肢体冲突,虽然涉及有人员伤亡,但是,还没有上升到边境战争的程度。

  并且,就客观军力来说,印度跟我们也不在一个量级,毕竟,62年的时候,我们军备那么落后印度都没打赢我们,现在印度大部分武器都要靠国外购买,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我们跟印度之间的冲突也是印度最不需要担心的,因为这个冲突不会再上升了。毕竟,也打不过,上升了,那就是必输无疑。

  不过,就印度和巴基斯坦方面的冲突来来说,那可能就要消耗印度不小的兵力了,因为巴基斯坦相对于印度来说,就是个小国家。

  那你说印度打我们打不过也就认怂,现在连巴基斯坦都叫嚣了,那印度肯定是不可能轻易罢休的,毕竟,面子还是要保全一些的。

  而印度和巴基斯坦方面现在已经是直接相互轰炸了,当然,这个事印度方面肯定是能拿捏的,就看巴基斯坦想玩儿多大的了,玩儿得大,印度耗损就严重。

  不得不说,尼泊尔这次搞突袭真的是绝,因为尼泊尔这次是宣布收复和印度之间存在争议的三百多平方土地,并且宣布之后,立即派兵驻守,防止印度反扑。

  这跟印度和中方以及巴基斯坦的事还不同,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或者是我们,印度方面基本是没损失什么的。

  但是,尼泊尔这一招,印度损失的直接就是领土,并且人家尼泊尔还是兵不血刃,所以,印度现在估计也是头大。

  当然,印度之所以会陷入现在这种困境,那还是离不开美国这个大忽悠的,印度军方认为美国会出手相助,但是,现在结果证明,印度想多了。

  所以,还是希望印度能够及时醒悟,多跟自己的邻居搞好关系,至于十万八千之外的美国,印度要是真信他的,估计就完犊子了。

  莫迪老仙,法力无边,以一挑三

  近日印度和边界三国发生了冲突,但好像都没讨到便宜。在加勒万河谷,印度死亡20人,受伤情况不明。在克什米尔,印度伤两名士兵,死亡1人,巴铁仅伤一平民。而尼泊尔则出兵收回了355平方公里的失地,并建立了哨所,等待印军反扑。莫迪老仙为什么要集中和三国发生冲突,难道是看到我们大街上的“3D打印”产生了什么误会吗?

  其实莫迪老仙应该没想过一次性单挑三国,他只想在加勒万河谷搞点事而已。至于尼泊尔和巴铁加入进来,恐怕是莫迪老仙没有计算到的。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发生交火事件后,巴铁国防部长库雷希在推特喊话印度:“印度应将重点放在解决其国内问题上,而不是表现得像一个扩张主义国家,四处引发边境争端。”

  你品品这话,是不是让印度看起来像个惹是生非的流氓?不管他是不是,反正要让他在国际上有这样的形象。其实现在的主战场已经不在加勒万河谷、不在克什米尔,也不在卡拉帕尼地区,而在国际舆论上。中国历来讲究“师出有名”,这点放在国际上一样成立。既然印度是个四处惹事的流氓,那么到时候挨揍也就不会得到同情了。

  莫迪在加勒万河谷惹事,其实最大的目的是想转移国内疫情产生的矛盾。自从1962年那一战之后,整个印度是极度的不服气,莫迪很清楚这点。加上他的美国主子也需要有人给中国制造麻烦,莫迪也许认为,在中美博弈中他会是受益者。但是,莫迪恐怕误判了局势,他很可能被美国当枪使,而最终受益的是美国。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五金加工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