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五金加工厂,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罚东芝的?卖给苏联机床放在现在是什么水平

作者:五金加工
文章来源:本站

  ·

  1986年10月,美国最先进的核潜艇奥格斯格在直布罗陀海湾执行任务的时候,和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擦肩而过,虽然只是短暂的几秒,但让美国海军官神经紧绷,觉得不可思议。

  美国海军知道,跟美国潜艇“相撞”的决不是北约潜艇,既然不是北约潜艇,那只有一种可能,这艘潜艇是苏联的。

  要知道,苏联的潜艇以高噪音见长,它在国际上有个外号是“东方拖拉机”,美国潜艇可以在250海里之外就能感测到它神奇的噪音。可为什么苏联潜艇的噪音突然就没有了呢?莫非真是苏联得到了神助吗?

  是日本的东芝公司把拥有一项尖端技术的设备,违规卖给了苏联,解决了苏联的潜艇噪音。

  众所周知,潜艇是现代海战的守护神和终结者。先进的潜艇可以让敌人千万吨级的战舰葬身海底,也能给自己的海军建立起一道水下万里长城。 冷战开始后,美苏两国就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争夺潜艇技术优势。

  苏联潜艇的短板就是噪音,在苏联人看来,如果解决不了噪音问题,假如东西方爆发冲突,华沙条约国的潜艇就会变成活靶子,让北约任意蹂躏。

  但解除噪音谈何容易。苏联在这方面研发技术非常落后,它的卫星/核弹技术没有一样是自主研发的,都是走的捷径。要靠自己的研发水平,克服噪音恐怕要到猴年马月了。

  可是偷技术又难比登天,西方阵营为了禁止先进技术流入华沙成员国,设施重重关卡,还搞了一个“巴黎统筹委员会”日夜盯防。世界之大,西方国家哪里都是高新技术。苏联有的是卢布却没有人卖!

  就在苏联人绞尽脑汁,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时候,机会来了。

  1980年,日本东芝集团的商务代表在莫斯科举行洽谈会,希望他们的产品在苏联打开市场。 90年代的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形势严峻,各业发展停滞不前,工业机械进口更是逐月锐减。为了保住苏联这个东芝的出口市场,东芝高层绞尽脑汁。

  酒会上,苏联官员喝着红酒,抽着雪茄,就是不奔主题,顾左右而言他。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苏联官员走了东芝商务代表跟前,悄悄用日语说,听说你们可以生产大型船舶推进器的工作母机,而且还是电脑能够操纵的机械?如果你们有诚意,我能帮你们促成。只要这笔生意成交,以后贵公司的所有产品,在苏联畅通无阻。

  这个苏联官员的真实身份是克格勃特工,克格勃成员不在政府任职,可是克格勃一句话跟圣旨差不多。对苏联的全部外贸合同他有生杀大权。

  面对着巨额的商业利益,一周后,东芝产品总部的技术高管带着苏联人梦寐以求的有关技术图纸和数据飞往苏联。

  交易异常顺利,平时反复往死里砍价的苏联人对日本人的开价竟然一反常态交易以8.7折成交。日方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4部工作母机竟然跟金子一样值钱,卖到3了5亿日元!

  可是,苏联人不是冤大头,真正高兴得要蹦起来的是苏联人。

  35亿日元不过2000万美元,却让苏联的潜艇技术获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而东芝公司的高层也为跟苏联人的这场神不知鬼不觉的交易而暗自窃喜。

  东芝集团高管在1985年12月的一场公司年会上对公司一年中业绩不佳的几名高层主管提出了措辞严厉的批评。但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次批评却让东芝公司当年跟苏联人的交易彻底曝光,差点葬送了这个百年老店。

  年会结束后,会上受到批评的一个高管向公司递交了辞呈。与此同时,一封东芝向苏联出口高级机床的揭发信也寄往“巴黎统筹委员会”。

  1987年,美国和有关方面经过周密调查,确认东芝公司曾违规向苏联出口车床,铁证如山。

  调查结果公布后,北约方面一片哗然:东芝公司成为西方国家众矢之的,为千夫所指。 美国全国更是群情激愤,参众两院一致决定对日本东芝这个知法犯法、见利忘义的叛徒实施严厉制裁。

  东芝事件让各界对日本的不满情绪在美国迅速蔓延,美国各界对东芝的声讨之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国会议员甚至怒不可遏高举铁锤砸向东芝产品。

  美国国会议员向国会提交了一揽子制裁东芝公司的议案。 议案包括:对东芝公司处以巨额罚款150亿美元,对所有东芝集团进口美国的产品加征一倍的关税冻结东芝集团产品对美国的进口期限5年。

  日本全国也是舆论汹涌指向东芝集团的叛国行为,日本政府出于国内外压力对此迅速做出了反应,东京警视厅以涉嫌违反《外汇及外国贸易管理法》,对东芝机械公司提出诉讼。

  1987年5月15日,东芝机械公司社长饭村和雄宣布辞职。没多久,东芝董事长佐波正一和总经理杉一郎也引咎辞职。

  5月27日,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被日本警视厅逮捕,并受到指控,分别获刑10个月和一年。 东芝公司因为东芝苏联走事件花费1亿多日元在全美各大报刊整整版道歉广告。

  面对美国暴怒的制裁大棒,东芝不遗余力,积极应对。东芝为走私事件在美国各界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游说。为此花去的费用几乎达到了一亿美元。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由于东芝危机公关和游说非常成功,也由于东芝方面道歉态度诚恳,美国国会对东芝没有一棍子打死。1988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对东芝的制裁法案,制裁范围由东芝集团缩小为东芝机械,禁止进口的期限所短为三年。

  虽然东芝泄密事件最后的制裁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但其中过程惊心动魄,让人心有余悸,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东芝之后,再也没有西方企业敢见利忘义,以身试法。

  东芝品牌对于80后是一段美好的回忆,那个时代,松下、东芝、日立、三洋等日本品牌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比现在的宝马都稀罕,要是谁家买了一台日本家电,足够在邻里之间海吹一阵子。

  但就是这样一个驰名世界的大公司,却在1987年遭遇了一场大劫难,险些倒闭。追究其原因,要从苏联海军潜艇说起。

  受赫鲁晓夫“导弹论”影响,二战后的苏联海军严重偏科,水面舰艇多而不强,与同时代大力发展航空母舰的美军相比,完全处于劣势。

  但在水下,却是另外一个世界。

  苏联吸取二战德国海军的教训,疯狂发展潜艇,尤其是核潜艇领域,更是走在美国前边,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领先美国海军。

  但要说起质量,苏联潜艇却远远不及美国。

  时至今日,继承苏联衣钵的俄国潜艇依旧采用双壳体设计,以保障在环境恶劣的北冰洋可以储备充足的浮力,但这样做也带来巨大的缺陷,那就是潜艇体积巨大,噪音巨大,容易被对手发现。

  上世纪70年代,苏联“阿尔法”级核潜艇在挪威海域测试,远在百慕大的美国水声监测站都能察觉到,简直就是个笑话。

  为了降低噪音,苏联想出了很多办法,现代潜艇通用的消声瓦就是苏联智慧的产物。

  比起消声瓦带来的提升,降低螺旋桨噪音更为重要,而要想从根本上降低螺旋桨噪音,就需要用多轴联动精密加工设备获得具有极低形位公差和高表面光洁度的新型螺旋桨,无奈苏联机床设计能力太差,潜艇的噪音问题一直无法解决。

  而高端机床的核心技术,基本都掌握在西欧和日本手里,为此美国还牵头成立于“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专门用于限制对****国家先进设备出口的管制。

  到了8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忽然发现,苏联潜艇的噪音水平大大下降,以前百公里之外就能探测到的目标,缩短到20公里以内,这已经是十分危险的距离,要知道苏联海军的鱼雷技术是天下一绝,尤其是传说中的空泡鱼雷,更是火力十足,一旦靠的太近被发现,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刚开始,美国人并没有多想,以为是苏联的机械加工技术进步所致,毕竟苏联是大国,技术创新也是合理的。

  但1987年一个叫做熊谷独的日本人却主动爆料,东芝公司秘密向苏联出口违反巴统协议的MBP-110S数控螺旋桨铣床。

  如此劲爆的消息当即引发轩然大波,美国震怒之下很快查清楚,事情属实!日本的确违反了巴统禁令,而东芝是明知故犯。

  据熊谷独交代,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就打起了日本机床的主意,时任日本东芝公司代表的熊谷独无意中结识了苏联技术机械进口公司的副总裁奥西波夫,他有意无意的向熊谷独表达了苏联采购先进机床的意向。

  表面上看这是一桩在普通不过的民用采购邀约,日本本身就是苏联机床进口的大户,其实私底下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奥西波夫的真实身份是克格勃,他希望采购的也不是民用机床,而是在当时极为先进,主要用于加工军用产品的九轴五联动数控螺旋桨铣床。

  东芝公司当然明白这其中的机关,但考虑到金额巨大,利润很高,一番犹豫下,决定铤而走险。

  苏联先是从挪威采购了不在巴统禁令范围内,用于两轴联动的数控机床NC-2000运到日本,经过日本技术人员升级改造为可以适用东芝九轴五联动数控螺旋桨铣床的数控系统,然后把采购的九轴五联动数控螺旋桨铣床以两轴镗铣床的名义报关,由于东芝家大业大,当时的日本海关并没有严格检查。

  1983年,载有日本机床的苏联“老布尔什维克”号从日本启程,直达苏联港口。

  就这样,苏联经过一番周折,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螺旋桨加工设备。自此,螺旋桨工艺大进,潜艇噪音大大降低!

  而东芝,也大赚一笔!4部数控机床卖了35亿日元。

  本来这件事情就此打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到了1987年,熊谷独与老东家爆发矛盾冲突,一怒开撕,把东芝与苏联秘密交易的事情爆出,东芝就此惹上了烦。

  参与事件审查的美国议员对东芝提出了150亿美元的天价索赔,附带对东芝出口美国物品增加1倍关税、5年内停止进口东芝集团商品,以及关闭东芝在美国的所有加工厂等等!

  如果这些禁令落地,纵然东芝家大业大,也的寿终正寝。

  危急关头,日本朝野一心,首相中曾根康弘亲自赴美道歉,而东芝也不惜花费一亿美元在美国50家媒体登报道歉。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美国降低了惩罚条款,把惩罚对象由东芝集团缩小为子公司东芝机械公司,惩罚期限由五年缩短为三年。

  搞笑的是,出口数控系统的挪威康士堡公司被查出此前多次向苏联出口违反巴统禁令的装备,比起东芝,简直就是个惯犯。

  东芝的遭遇可以看做是冷战时代东西方对抗的一个缩影,就高技术军事技术装备而言,不仅苏联受到西方制约,中国也一样被针对,巴统于1994年解散,随之而来的是瓦森纳协定,对成员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出口做了严格限制,尤其是针对中国,2004年捷克曾经话对华出口“无源雷达设备”,就遭到美国的反对,最终作罢。

  时至今日,高端机床依然掌控在欧洲和日本手里,国内的机床无论在质量和精度方面依然落后于先进水平,对我国的军事装备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但相信随着国内资金和科研的持续投入,我们一定会迎难而上,造出属于自己的先进机床。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

  1986年10月的一个清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美国“奥古斯塔”号核潜艇照例在大海中实行战备巡视。艇中的官兵士气低迷,气氛压抑。

  (“奥古斯塔”号核潜艇旧照)

  他们按照美国军方监视苏联潜艇的指示,已经连续不断地在这个区域巡视了好几周,但却一直没找到苏联潜艇的影子。

  这让他们感到非常奇怪。按照往常惯例,美军潜艇要发现和跟踪苏联潜艇是易如反掌的事。因为苏联潜艇的隐身性能很差,美军在200海里以外就能用声呐系统探测到他们的踪迹。

  突然,艇内铃声大作,报警灯不停地闪烁,话筒里传来了艇长急促的呼声:“前方20海里处发现苏联潜艇,全体人员进入一级战斗状态!”

  所有人员立即兴奋起来,终于逮着苏联的潜艇了,“奥古斯塔”立即悄悄地尾随跟踪了上去。双方始终若即若离地在大洋深处玩起了猫鼠游戏。

  突然,苏联潜艇迅速调转船头,加大马力向“奥古斯塔”直冲过来,“奥古斯塔”来不及转向,两艇轰然相撞。

  此次事故造成了苏联潜艇6号发射井导弹燃料泄漏并发生爆炸,迫使其紧急上浮,艇内官兵3人受重伤,11人终身残疾。“奥古斯塔”号也严重受损,船头被撞出了一个大洞。

  五角大楼在获知消息后,对苏联潜艇官兵这种类似“疯子”行为的壮举,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更为疑惑的是,美军潜艇居然没能探测到近在咫尺掉头而来的苏联潜艇,这是为什么呢?

  (正在救援的苏联官兵)

  直到1987年初,美国人才解开了其中的奥秘。

  早在几年前,日本东芝机械公司就已经向苏联提供了四台数控船用螺旋桨铣床,使得苏联潜艇的噪音得以大幅度降低,大大提升了隐身效果,以至于美军潜艇无法及时探测到苏联潜艇。

  为此,美国人极为愤怒,朝野为之震惊,纷纷谴责东芝公司的背信弃义行为,甚至出现了有部分美国议员在国会上,当众怒摔东芝产品,少数美国人怒砸日货的现象。

  美国人如此愤怒是有原因的。

  在冷战时期,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为了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成立了一个名为“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的组织,日本等10多个国家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被列入禁止输入的国家就包括苏联和中国在内,达30多个。

  那么,东芝公司又是如何在美国人的眼皮下完成这四台数控机床交易的呢?

  这件事是苏联特工组织克格勃精心策划并完成的。

  (中为熊谷一男)

  1979年,克格勃高官奥西波夫以苏联机械进口公司副总经理的身份为掩护,在一次酒会上,向时任日本和光公司驻莫斯科事务所所长熊谷一男透露,苏联急需可以加工大直径螺旋桨的先进设备。酒会还未结束,这条消息就传到了东芝公司。

  在巨大的商业利益诱惑下,东芝答应向苏联出口四台高性能的九轴数字控制机床。为了掩盖这一行径,东芝公司将这些设备伪称为制造水力发电机叶片的两轴机床,骗取了日本政府颁发的出口许可证,经挪威的康士堡公司出口到了苏联。

  苏联人随即利用这些设备,在几年时间里,就制造出了噪音只有原来10%的潜艇螺旋桨,美国人在茫茫大海上瞬间找不到苏联潜艇的踪影,由此发生了撞击事件。

  后来,事件亲历者熊谷一男因不满老板在职务升迁方面出尔反尔,愤而向“巴统”组织实名揭发东芝和苏联的违规交易,由此让这起东芝事件大白于天下。

  美国人在掌握了确凿证据后,责成日本警视厅对此事件进行彻查。在巨大的压力下,日本警视厅突击搜查了东芝公司,查获了当初和苏联交易的所有秘密材料。

  (悔罪的东芝社长田中)

  东芝公司由此成为了西方国家口诛笔伐的对象,在日本国内也成为了众矢之的,《产经新闻》甚至发表文章称:“东芝事件就是切腹自杀都不足以谢罪!”。

  作为日本的大哥美国也因此颜面扫地。因此,美国国会两院专门针对东芝事件提出了一系列制裁措施:罚款、增加东芝产品的关税、5年内禁止从东芝进口商品、无限期关闭东芝在美的所有工厂等。

  东芝公司面临着面顶之灾。

  后来,经过东芝的努力斡旋,美国只是对它实施了象征性的惩罚。

  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公开向美国方面道歉。日本政府花了大约1亿日元在美国各大报纸上发表“悔罪声明”,同时接受美国方面对东芝的制裁。挪威政府除了向美国承诺类似事件绝不再发生外,还不得不关闭了康士堡公司驻苏联的办事处,驱离了苏联一名外交官。

  一场闹剧就此收场,但在此次东芝事件中,苏联最终成为了大赢家。他们只用区区1000多万美元就换回了核潜艇的隐身,还节省了数百亿美元的研发经费。

  (参考资料:《东芝事件》)

  东芝事件的发生,是美国的一次重大失误,也是苏联的一大胜利。

  上个世纪80年代,苏联的核潜艇已经是全面落后于美国,原因就是苏联没有精密机床。

  当时这种精密机床只有日本、德国和美国可以生产,而美国企业的机床规格更高。

  按照这个趋势,美国便能始终保持对苏联的核潜艇优势,而且是压倒性优势。

  因为当时美国精密机床加工出来的核潜艇,其噪声比苏联的要小30分贝左右。

  而苏联的重工业虽然先进,但是对于这种新材料、高精密的机床技术一筹莫展。

  究其原因就是苏联的工业发展,走的是规模化道路,所以这种精密机床起步晚。

  苏联当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研究,但是闭门造车,收效甚微。

  于是苏联打起了日本的注意,当时由于东德西德的关系,西德不可能卖给苏联。

  只有日本的东芝重工,有可能会出售低级别的精密机床给苏联。

  事实上东芝的技术来自于美国,日本经济腾飞的时候,美国政府主导美国企业入股了东芝公司,相应的也就提供了精密机床的技术。

  所以在日本国内,东芝吸收的西方技术最多,也是日本最大的军民企业,拥有制造坦克、飞机、军舰的能力。

  东芝号称可能战时年产坦克一万三千辆,就是得益于其先进的技术。

  当时东芝公司也是害怕美国,不过苏联想出了一个完全之策,那就是通过挪威。

  也就是苏联派人在挪威向日本购买精密机床,这样可以瞒过美国。

  最后苏联用这种方法获得了一套精密机床,如获至宝的苏联人立刻进行了研究。

  事实证明苏联的山寨能力也是十分不错,苏联果真在短时间内突破了技术瓶颈。

  于是苏联的核潜艇越难越被发现,不过却被美军发现了这个问题。

  经过美国的调查,东芝公司很快便露出马脚,结果就是公司高层全部下台,东芝公司为此受到了长达了三年的制裁。

  要不是日本政府出马,东芝公司可能就挺不起这次危机了。

  说到当年震惊世界的“东芝事件”,就不得不提到美苏冷战的进程。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正值冷战高潮。当时,苏联的核潜艇数量一度超过美国。不过美国人却不以为然,因为苏联潜艇的静音性不佳,噪音太大。

  可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海军却突然发现苏联核潜艇的噪音降低了90%以上。美军很多舰长都向国防部报告说,过去那些噪音巨大的苏联潜艇就像消失了一样,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

  就在美国人觉得摸不着头脑之时,一个叫做熊谷一男的日本人突然站出来告诉了他们事实的真相。这个叫熊谷一男的日本人是因为不满公司没有兑现加薪承诺,所以才向美国告密,捅出了日本东芝机械公司向苏联海军秘密出售高端数控机床的事,这就是当年震惊世界的“东芝事件(东芝机械)”

  当时,日本所生产的这种数控机床可以用来制造加工40英尺的核潜艇螺旋桨。而由于美苏冷战,美国是明确禁止日本向苏联出口加工能力10英尺以上的数控机床的。担任着日本“和光交易所”莫斯科支店长的熊谷一男正是当时负责联络苏联方面和日本东芝机械公司的一个中间人。

  从1982年到1985年这段时间里,苏联政府通过“和光交易所”从东芝机械公司一共购买了8台数控机床,分别是4台九轴联动数控机床和4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正是依靠着这些先进的设备,苏联人在短期内就制造了大量静音性良好的柴电潜艇和核潜艇,扭转了自己在核潜艇领域的竞争劣势。那么,美国人最终是怎么处罚日本东芝的呢?

  “东芝事件”被曝光后,不只是美国民间出现了疯狂的反日风潮,就连美国国会的议员们也提出了一系列制裁提案,包括150亿美金(80年代)的巨额罚款、增加1倍进口关税、5年内停止进口东芝集团商品5年以及关闭东芝在美国的所有加工厂等等。不过由于日本政府良好的认错态度,以及东芝集团的补救措施,美国的制裁对象从整个东芝集团缩小为了东芝机械公司,制裁期限从5年缩短为3年。同时,日本政府为了平息美国的愤怒,也在国内对东芝进行了很大的处罚。

  (当年的日本报纸这样批评东芝)

  

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罚东芝的?卖给苏联机床放在现在是什么水平

  

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罚东芝的?卖给苏联机床放在现在是什么水平

  

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罚东芝的?卖给苏联机床放在现在是什么水平

  

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罚东芝的?卖给苏联机床放在现在是什么水平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五金加工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